1 挟恩入茶楼当年她的遭遇也是父母心中的痛。她回府之后,
眼见父母为维护她的名声愁白了头。孟怀瑾想着只要自己嫁了人,父母便不会再为她忧心。
那种情况下她不得不下嫁周长青。孟怀瑾只带着许嬷嬷一人,身姿优雅地走进茶楼。
二人径直朝着二楼的雅间走去,脚步沉稳而坚定。刚一落座,
小伙计便满脸笑容、动作麻利地跟了进来,迅速摆上茶水,
热情洋溢地问道:“夫人今日要点些什么吃食呀?咱们茶楼的点心可都是一绝。
”孟怀瑾微微抬眸,声音清冷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去把你们茶楼的掌柜叫过来。
”小伙计闻言一愣,下意识抬起头看向孟怀瑾。只见这位夫人面容绝美,气质端庄优雅,
浑身散发着与生俱来的贵气。孟怀瑾神色平静地浅浅看着他,那看似波澜不惊的眼神,
却给小伙计一种无形的压迫感,让他忙低下头,连声应道:“夫人稍等,
小的这就去请我们掌柜的。”小伙计离开后,许嬷嬷走到孟怀瑾跟前,
动作娴熟地为她斟了一杯热茶,忍不住疑惑地问道:“小姐,为何要见这里的掌柜呀?
”孟怀瑾看着许嬷嬷,眼中满是信任:“嬷嬷,你是我身边最亲近的人,我也不瞒你。
”说着,她从怀中掏出那块玉牌。许嬷嬷恭敬地双手接过玉牌,看清玉牌模样的瞬间,
面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小姐,这是当年的那块玉牌?”孟怀瑾轻轻点头:“没错,
当年那人曾经许诺于我,拿着这块玉牌到如意茶楼来找他,便能帮我完成一个心愿。
近些时日,丞相府上屡遭责难,就连皇上也对我父亲多有不满。我一直以为是帝王心术,
皇上要为新帝另选丞相的缘故,如今看来,恐怕事情并没有我想的这么简单。
”二人正说着话,雅间的门被轻轻叩响。随后,一个身着精致长衫的中年男人稳步走了进来。
男人走进雅间,隔着桌子,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见过夫人,小人晋中,是这里的掌柜。
不知夫人找小人所为何事?”孟怀瑾静静地坐在椅上,并未开口,
只是不着痕迹地向许嬷嬷递了个眼色。许嬷嬷心领神会,赶忙拿起桌上的玉牌,
稳步走到掌柜面前,双手将玉牌递上。掌柜的目光触及玉牌的刹那,
脸上的神情瞬间变得极为恭敬,腰弯得更低了,几乎要贴到地面,双手小心翼翼地接过玉牌,
声音里满是谦卑:“夫人但有吩咐,小的绝无不应。”又过去了两日,
孟怀瑾和周长青之间的相处愈发显得淡漠。若是周长青回来得早,便会与她一同用个晚饭,
可饭后,他又匆匆前往书房忙碌,仿佛书房才是他的归宿。晚间,许嬷嬷正为孟怀瑾卸妆,
看着自家小姐,忍不住一脸忧思地劝道:“小姐,您如今和大人这般生分,
可实在不是个办法呀。你们到底是夫妻,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总该好好相处才是。
”孟怀瑾抬手,轻轻打断了许嬷嬷的话,神色平静却透着几分坚毅:“嬷嬷不必劝我,
我心中自有打算。昨日我已送信给父亲,让他辞官,带着母亲和弟弟回乡种田,
想来这几日便会有消息传来。我与周长青的事,等父亲顺利辞官之后再说。对了,
我让你整理的嫁妆单子,可做好了?”许嬷嬷连忙应道:“已经在着手做了,
只是小姐名下产业繁多,田庄、铺子、古玩字画、珍奇异宝,都得一一清点。
如今现银确实不多,这些年赚的银两,除了维持府上日常开销,
大多都拿去给大人疏通人情了。”孟怀瑾微微皱眉,叮嘱道:“嬷嬷务必多费些心思,
将我名下产业管好。若是有大人安插的掌柜在其中,还是尽早处理为好。
这些都是母亲给我的嫁妆,哪怕我日后用不着,也绝不能便宜了旁人。”许嬷嬷点头,
宽慰道:“小姐放心,许多掌柜都是丞相府时的老人,他们对丞相和小姐都是忠心耿耿。
况且小姐待他们不薄,他们不会做出背叛小姐的事情。”孟怀瑾微微一笑:“行了,
你也忙了一天,早些回去歇着吧。”待许嬷嬷退下后,孟怀瑾换好衣裳,缓缓躺上了床。
屋内只点了一盏孤灯,豆大的灯苗轻轻晃动,将整个屋子映照得昏黄一片。孟怀瑾躺在床上,
双眼望着帐顶,毫无睡意。这些日子,她殚精竭虑地筹谋着,心中满是忧虑,实在难以入眠,
也不知自己心中的怀疑究竟有几分是真。2 孤身放河灯突然,一阵微风拂过,
灯盏毫无征兆地熄灭了。孟怀瑾下意识翻了个身,却猛地瞧见床前伫立着一个黑影。
她惊恐地瞪大双眼,心脏狂跳,猛地坐起身,迅速往床脚的位置缩去,
声音都带着一丝颤抖:“谁?”“别怕,是我。”那声音传入耳中,孟怀瑾觉得有些耳熟。
“你是?”“怎么,几年不见,连我都认不出来了?
”男人的声音里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冰冷。“你怎么进来的?”“呵呵。”男人轻声轻笑,
那笑声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诡异,“皇宫大内我都如入无人之境,你这小小的周府,
我自然来去自如。”孟怀瑾闻言,忍不住嗔怪:“果然是江湖中人,没个规矩。
”“不是你叫我来的吗?这会儿倒嫌我没规没矩了。”男人话语中带着些许调侃。
“我可没说让你半夜闯进我卧房。”“你都嫁为人妇了,何必还在乎这些细枝末节。
”男人的话语里竟隐隐带着些酸味儿。孟怀瑾正色道:“女子名节大于天,
未出阁的姑娘要名声,嫁为人妇的女子就更要名声了。”“我当然知道,
要不然我早……”男人的话突然戛然而止。孟怀瑾也不在意,从床上坐起身,披上一件外衣,
神色认真地说道:“当年在灯会上我救你的时候,你曾允诺我可以帮我完成一件心愿。
这事可还算数?”男人看着散落一头乌发的孟怀瑾,思绪不由自主地飘远。时光匆匆,
如白驹过隙,一晃竟已五年过去。当年,初登阁主之位的明子钊遭人暗算,身负重伤,
无奈之下,纵身跳入河中,试图借此逃脱,保住性命。他在湍急的水流中顺流而下,
满心期望能坚持到天黑,寻得一线生机。就在他意识逐渐模糊,快要支撑不住的时候,
遇见了那时年仅十五岁的孟怀瑾。彼时的孟怀瑾,正值青春烂漫、豆蔻年华,且婚期将近,
家中已在筹备着她的议亲之事。平日里聪明乖巧的孟怀瑾,难得向丞相夫妇提出一个心愿,
希望能到灯会上去,体验一番平民家女子过节的氛围。丞相夫妇思量再三,
终是不忍拂了女儿的意,答应了她的请求。不过,出于对女儿安全的考虑,
暗中安排了许多人保护,甚至特意将她游玩的那段河段清了场。那年十五岁的孟怀瑾,
带着许嬷嬷,包下一条小船下了河,船上还购置了许多河灯。孟怀瑾望着空荡荡的河面,
满心疑惑,不禁问道:“嬷嬷,不是说灯会上会有很多人出来放灯吗?
可这河段上怎么不见其他人,只有这些灯呢?”许嬷嬷心里自然明白,
以孟怀瑾如此尊贵的身份,丞相夫妇怎会放心让她与市井百姓混杂在一起,
清场也是必然之举。但许嬷嬷并未点明,只是笑着解释道:“小姐,怕是咱们来得晚了些,
那些百姓们早就放完灯离开了。您瞧,这河面上不是还飘着许多河灯嘛。”孟怀瑾听了,
小嘴微微撅起,脸上满是失落与不高兴,嘟囔着:“我就说要早点出来的。
我不过是想在嫁人之前,看看平民百姓的生活,看看普通人家的女孩子是怎么过节的。
这下可好,什么都没瞧见。”许嬷嬷连忙劝慰:“小姐可莫要说这些傻话。您出身如此尊贵,
这是多少平民百姓做梦都盼不来的好日子,哪有尊贵之人反倒想去过平民生活的道理。
”孟怀瑾轻轻摇了摇头,眼神中透着一丝向往,缓缓说道:“嬷嬷您有所不知,
前些年老家来了个亲戚,还带着个小姑娘,在咱们府里住了些时日。那小姑娘整日跟我讲,
她们能上街闲逛、放河灯、捉青蛙,还能挑着灯笼串小巷,
唱着儿歌到人家铺子门口讨要吃喝糖果,有好多好玩的事儿呢。我那时就想着,
什么时候我也能去庄子上住一段时间,体验一下她所说的那些有趣事儿。可一直都没机会,
父亲和母亲说明年就要给我议亲了,以后恐怕更没这样的机会了。
”3 大恩不言谢两人正谈笑着,放着河灯的小船毫无征兆地剧烈摇晃了几下。“小姐,
小心!”许嬷嬷眼疾手快,一个箭步上前稳稳地扶住了孟怀瑾。孟怀瑾却像是被定住了一般,
眼睛瞪得滚圆,嘴巴大张,手指颤抖着指向许嬷嬷身后,
磕磕巴巴道:“嬷嬷……嬷嬷……那是什么?”在几盏河灯昏黄光芒的映照下,河水中,
一个若隐若现的黑色身影正随着水流漂浮着。许嬷嬷吓得浑身一颤,迅速转过身,
将孟怀瑾牢牢护在身后,神色紧张:“小姐,别动,我去看看。”说罢,她抄起撑船的竹竿,
小心翼翼地朝着那团黑影捅了两下。突然,那黑色物体猛地翻转过来,面部朝上,
一只湿漉漉的手伸出水面,死死抓住了徐嬷嬷伸过去的竹竿。徐嬷嬷惊恐地瞪大双眼,
就要大声喊叫,孟怀瑾眼疾手快,急忙伸手捂住了她的嘴。并非孟怀瑾胆子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