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梨

饱梨

作者: 递一

言情小说连载

小说《饱梨》一经上线便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关是“递一”大大的倾心之小说以主人公阿珠阿书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精选内容:小说《饱梨》的主角是阿书,阿珠,米这是一本古代言情,病娇小由才华横溢的“递一”创故事情节生动有本站无广欢迎阅读!本书共计127171章更新日期为2025-04-10 23:32:57。目前在本网上完小说详情介绍:饱梨

2025-04-11 05:44:09

我是顾家少爷的童养媳。说是童养媳,可我从未见过少爷。本想老老实实侍奉夫人,

到了年纪也好求夫人让我回家奉养双亲。未曾料到日后我和顾家的羁绊如此之深。

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贫苦的庄稼人,爹娘爷叔一年到头都在地里劳作,也只勉强弄个温饱。

顾家是乡里有名的富绅,按理我们家哪能攀上这样的高枝。听我阿娘说,

我出生那年正值饥荒,饿殍遍野。顾家老爷那会儿才刚开始做生意,遇了山匪,

侥幸捡回一条命,走投无路之际碰上了上山打猎的我爹。那时家里已经揭不开锅,

我娘饿得没有奶水,就盼着我爹运气好些能猎只小雀回来。哪知小雀没见到,

我爹背了个大活人回来。顾老爷在我家休养了几日,而我和顾家少爷的姻亲也就此结下了。

对了,我叫余饱梨。我出生那天,村里干枯多年的梨树结了小果。我阿爹拍着脑瓜子一想,

便给我取了这个名字——饱梨。那一辈人饿怕了,我爹娘就希望我这辈子温饱无忧。

01这是我来到顾家的第八年。算起来已经比我在自己家的时间都要长了。六岁那年,

村里来了人牙子,一个姑娘就可以换四两银子。隔壁的阿菊哭天喊地也还是被她爹娘卖了。

我娘那时生了弟弟,奶奶就整日越发看我不顺眼。阿爹没有办法,带我来了顾家。

那是我记忆里唯一一次看见阿爹落泪。[阿梨,从今往后你就是顾家的人了,照顾好自己,

不要记挂家里,阿爹得空会来看你的。是阿爹对不住你,别怨阿爹。

]我流泪看着阿爹的背影走远,夕阳把他的影子拉的长长的。我忍不住放声大哭,

转头被揽进一个芳香的怀抱。顾家夫人心疼的抱着我说:[好孩子,不要难过,

以后就把顾府当成你的家。]02顾家人口简单,老爷没有纳妾。统共有两位少爷,

一位小姐,都是夫人所出。大少爷名唤彦谨,也是传闻与我有婚约那位,比我年长三岁,

在我来顾家之后不久就到晋城有名的书院读书去了。听说是位谪仙般的人物,学问也做的好,

在书院颇得先生们青眼。我虽说是以童养媳的名义被我爹送来,

但这么些年一直跟在夫人身边做个随侍丫鬟,从未肖想过嫁给大少爷。顾家养我多年,

供我吃穿饱暖,我爹那点恩情早也该还清了。夫人教我识字算账,嘘寒问暖,对我犹如亲女。

小少爷和小姐是双生龙凤胎,比我还小些,一个唤彦书,一个唤颜珠,今年才十岁。

这两个孩子自小不对付,谁也不让谁,每每起了争执就爱来找我评理。我看着他们打闹,

偶尔也会想起家里的弟弟,也该有这么大了。前两年顾老爷捐钱做了个地方小官,举家赴任。

想着这辈子可能再难相见了,临行前,我带着这些年攒的钱悄悄回家看过一次。阿爹见到我,

只让我赶紧走,怕我是偷跑回来惹顾家不快。阿娘把家里唯一的鸡蛋给我煮了汤暖身,

泪眼婆娑地看着我。我当着奶奶的面将带回的银钱交给阿爹,

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悄悄塞了体己给阿娘。我离家早,弟弟已有些认不出我了。

知道我是阿姐后,毫不犹豫将他宝贝似的草蚱蜢送给我。我摸了摸他的头,

把怀里揣了许久的粽子糖给他,告诉他长大要好好孝顺爹娘。03在顾家的日子平静安然,

除了服侍夫人就是看顾少爷小姐,闲时还能和姐妹们学着打络子。只是没想到,

变故就在一夕之间。抄家流放的旨意下来时,夫人让账房给大家结了月银。

又每人另都给了十两银子,遣散了家里的仆人婢女。

小少爷和小姐被夫人交由他们的奶娘送到京城的世伯那里。我不肯走,顾家养我多年,

老爷夫人为人宽厚,待我不薄,现如今落难,我如何一走了之。夫人见我不走,

气急了骂我:[你这小姑娘怎如此执拗!女子一生能有几载好光阴,

你真要断送就当我顾家这些年白养你了。]说着又禁不住眼里含泪,握着我的手:[阿梨,

日子还长,你出去自己把日子过好了,顺顺利利的。]我跪下猛磕了几个响头,

只能答应了夫人。朝廷动作快,两日后顾家十五岁以上人口连同旁支都被流放北地。

大少爷人在京城,听说被先生们联合保下了,就等着来年春闱。眼看天气渐凉,

我思量着先在本地做些简单营生,待到挣了钱也好给老爷夫人们做些冬衣寄去。

我身上本钱不多,勉强在热闹的地段租了一小间屋子,又在楼下支了个米饺摊子。

做米饺的手艺我是跟着我阿娘学的,后来因夫人小姐都爱甜食,我自己又琢磨着改进。

新鲜的糯米磨成细粉,用这糯米粉和面,面团筋道软乎又不粘牙。

里头的馅料我分了甜咸两种口味。

咸口以晒干的萝卜丝、香菇、葱花、肉沫等加上秘制的香油翻炒为馅。甜口就简单些,

将方糖磨细加入炒熟的花生碎、萝卜丝、葱花,最后还是加入香油搅和。

每日黄昏收摊后我就到城西的阿公那里收些新鲜的粽叶。米饺放在粽叶上蒸了更是香气四溢,

半条街都能闻到粽叶飘香。上至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三岁孩提都爱来上一口。

04转眼一个月过去,一日我上街采买,却见到本该和小少爷小姐一同在京城的奶娘。

我这才知,奶娘一将人送到竟是自己先回来了,独留少爷小姐在那世伯家中。我心急如焚,

世伯再好终究只是远亲,少爷小姐从未离家,此番没有熟悉的人在身边该有多惶恐。

原本打算明年天暖再去京城探望的我立即回去料理一番,上京去。冬衣已经制好,

我特意算了时间,连着一些银钱托人寄去北地。在京城稍作安置后,

我便马不停蹄地去顾家世伯那里寻少爷小姐。世伯家门外的仆人见我衣衫粗鄙便想赶我走,

我好说歹说又塞了银钱才帮我通报。一见到我,两个孩子便都扑上来,

一声又一声阿梨姐姐地喊,喊得我们三个哭作一团。我冷静下来擦擦泪,仔细看看他们,

竟是都瘦了一大圈,也黑了许多,京城比别处都冷得多,他们竟都还穿着六月的薄衫。

我叹了口气,顾家落败,自古贫贱之家无亲戚,看方才门口那几个仆人便可观主家态度。

我问少爷小姐可愿跟着我走,虽说不能锦衣玉食,但绝不会让你们挨饿受冻。

最后我们三人一起走出府,我一手牵着小姐,一手牵着少爷,先带他们到我落脚的地方歇息。

夜里待他们都睡着了,我就着窗外透进来的月光在桌前数着身上剩下的银钱,心里有了打算。

05赚钱的营生必须得做,我决定还是像原先一样做吃食。城东卖豆腐的陈娘子,

人称“豆腐西施”,她家的豆腐和豆花甜香四溢,嫩滑爽口,有口皆碑,已经卖出名声来了。

我在她家隔壁租了个一进的院子,有一个厨房,只一间睡房,不过有里间和外间。

我在里间安置了两张小床,用厚厚的棉褥子铺上,少爷小姐就睡在里间。

外间矮塌我铺了给自己睡,夜里睡觉守着他们也安心些。

之后的每天我卯时一到便出门卖米饺,刚开始生意并不好,卖到正午也卖不完。

剩下的米饺被我带回来重新蒸了分给邻居们,下午再和面做新的去卖。

不过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看着院墙发呆,嗅到隔壁飘来的豆花香,

有了!这日我拿着一屉刚蒸好的糯米饺上门去和陈娘子商量,

可否在她卖豆花时捎带我的米饺。刚开始只送不卖,一碗豆花送一个米饺,多了没有。

待回头客增多,米饺就可以开始收钱,卖不完算我的。我对自己的手艺有信心,

吃过的没有说不想再吃的,只是米饺确实干巴,若是配上豆花便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个办法果然有效,等我再开始卖米饺时,生意比先前好得多了。

06陈娘子的儿子在一处私塾读书,经她推介,我便将小少爷也送去。

本朝没有女子读的书院,小姐从前是和少爷一起请了先生在家读书的。

我们现下的条件请不起先生,少爷每日下学回来便都会将今日先生教授的课业说与妹妹。

对了,少爷和小姐如今不肯再让我这样称呼他们,在我又一次叫[少爷][小姐]时,

他们郑重而又坚定地对我说:[我和妹妹在心里早已将您当成亲生的阿姊看待,

您便是我们阿姊,我们便是您的弟弟妹妹。]我抱着他们又止不住地落泪,只能连声应好。

从此我们便是亲姊弟亲姊妹。07白日阿书去学堂读书,

阿珠便一面在家温习昨日哥哥写的功课,一面等我回来。

下午出摊的时候阿珠非要跟着我出门,我拗不过她,

只好请巷子里的木匠王叔给她做了个轻巧的小板凳,累了也好就地休息。

只是我这妹妹总心疼我,卖饺子的吆喝声比我还大,让她歇息也总说不累,夜里却是睡得沉。

阿书也是,每日下学都不早了,还赶着来帮我们收摊。我们回家的路上有一家桂花糕铺,

听闻每年只卖一季,两个孩子每次路过眼里的馋虫都要被勾出来,却从未开口要吃。

我看着心疼,但摸了摸自己的钱袋,只能半月给他们买一次。待到赚了更多钱,

便可让他们日日吃上桂花糕。过了冬月,年关将至。我风风火火地筹备了御寒的衣物,

再去药房抓了些祛风寒的药材,又把这些日子赚的部分银钱铜板兑成银票。

阿书和阿珠现在识的字可比我多了,字也写得好。

便由他们亲自写了信并着上面这些一起寄给老爷夫人他们。北地偏远苦寒,

我忧心于无法知晓老爷夫人近况。听说被朝廷流放的人还要日日做苦工,

也不知夫人这身子受不受得住。去北地走镖的人不少,

我先前想办法托了一个熟识的走镖大叔帮我将东西送去,顺便能够看看他们近况。

好在这四个月来,得到的消息都还安好,我便也安心些。08小年这一日,我照常出工。

今日摊子上多了些读书人来关顾,听言语,似乎是哪位有名望的大儒故去了,

他们远道而来吊唁的。傍晚正和阿珠说着今日早些收摊,等阿书下学一起买些灶糖回去。

哪知等了半天不见阿书身影,往常这时候他早该下学了。这时节京城已经飘雪,天寒地冻的,

我只好先领着阿珠回家。再到隔壁陈娘子家一问,她的儿子已经回来许久了。

我回去和阿珠交代一声,拿着伞和斗篷,提个灯笼,就赶紧出门了。哪知还没找到阿书,

路上遇到一个醉鬼,着实把我吓得不轻。那人直直地倒在雪地上,酒坛子滚落在不远处。

我本不想招惹闲事,但京城的风雪夜是真能冻死人的。既然被我遇见了,我也没法坐视不理。

在这雪夜不归家,一人醉倒街头的估计也是苦命人。见他还有些意识,

我问他可还能起身行走。他不答,嘴里念叨些愧对父母,不愿苟活的醉话。

我自小力气便比旁人大些,一手扶起他,一手不忘了撑伞,

带着他到一旁的屋檐下先避避风雪。借着灯笼的一点微光,这才看清他的脸,

竟还是个俊俏的郎君。我急着找阿书,于是只能先将这个斗篷留给他,

告诉他:[不管你遇到了何种难处,活着就有办法,万不可自暴自弃。你若想通,

来日有缘可来我的摊子上吃碗饺子。]09阿书在走回家的路上被我遇见,这孩子神色怏怏,

还没等我问,他就开口道:[阿姐,对不起,我不该这么晚回来。]我知他最懂事不过,

怎会埋怨他。[快跟阿姐回家,旁的事回家再说。]到了家,我先去厨房把灶烧热,

待会儿吃完饭便可直接烧热水。饭菜是中午便做好的,我们回来前阿珠已将饭菜又热了一遭。

[阿书,今日可是在学堂遇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阿姐和阿珠都在,你尽可说来,

若是有人欺负你,阿姐明日便找上门去。][就是就是,谁敢欺负阿书,

我跟阿姐一起找他去。]阿珠挥着拳头,气势汹汹。[无人欺负我。]阿书憋了一路,

终于哭出声来。[我今日在私塾看见大哥哥了,他好似不认得我般。我追出去喊他,

他也不理会。先生说我不尊师长,罚我下学后留堂思过半个时辰。]竟是见到了大少爷,

说来入京也有些时日了,还未曾去打听一下大少爷的消息。我从未见过大少爷,

他少时离家求学,顾府为他送别时我只远远瞧过一眼。哪怕现在再见,我也是认不出的。

我宽慰阿书:[你大哥哥必是有自己难言的苦衷,否则不会不与你相认。

他一个人无论在晋城还是到京城,从来无依无靠,自家中落难,他怕是也忧思不已,

压力难消,我们该给他一番体谅。][阿姐说得对!虽然我也很想大哥哥,很想父亲母亲,

但我相信,总有一日我们会见到他们的,大哥哥不会放弃我们的。

][阿姐!明日我要更卖力地卖米饺,我们赚多多的钱,便能早日见到父亲母亲和大哥哥。

]我被阿珠逗笑,连声应和她,阿书也放松下来。外面有鞭炮声一阵接着一阵,

陈娘子的儿子阿生来给我们送灶糖。[差点忘了今日是小年呢!]虽然灶糖没买,

但好在昨天就把香烛纸钱都买齐了,还跟王叔家借了小半壶米酒。

京城小年的风俗和家乡差不离。我们在厨房点上红烛,给灶公灶婆敬上米酒,

又把家里尚新鲜的吃食贴上红纸放灶前供奉。外面风大,我们便没到院子里去,

拿了炉子就在厨房一起烧纸钱。求灶公灶婆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三个人的影子在烛光下被拉得老长,我笑看着两个孩子,心想只要大家在一块儿,

这个小年就不难过。10夜里,阿书和阿珠都睡了。不知怎的,我躺在榻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明日我打算去看看合适的铺子。阿珠说得对,我们确实要赚更多的钱才行。光靠米饺摊子,

老爷夫人连件好棉絮的冬衣都穿不上。盘铺子这事我也盘算了许久。

京城但凡地段好些的铺子,一月租金都高的吓人。更别说还要请伙计,

买桌子板凳碗筷瓢盆等等物什。越想越心烦,左右睡不着,

索性起来把阿书和阿珠的棉帽缝了。点灯耗油,也怕吵到他们,我穿好衣裳,拿着针线篮,

猫着腰来到厨房。先前祭灶点的红烛已经燃了一半多,还有微弱的火苗在跳跃。

我借着窗棂漏进的半寸月光缝补冬衣。[你这样折腾,眼睛怕是要坏了。]昏暗的厨房里,

这句话突兀地响起。我吓得将针线一丢,

拿起柴火棍大声喝道:[谁在这里?!]那人从阴影中缓缓走出,烛光下,

我先看见他半张柔和的侧脸。等他直直地望向我,我竟有些看得呆了。

莫不是神仙听到我的祷告,特意下凡来了?他向我缓步走来,鸦羽般的乌发垂落至腰间,

发梢竟浮着层薄霜。那霜色分明是冷的,却在月光下流转出星屑般的微光,

像是月亮不慎抖落的一缕清辉。眉如远山青黛,眼似寒潭映星。眼尾生着颗殷红小痣,

倒像菩萨殿前未及拭去的香灰,生生将谪仙染作凡人。[是你?]我惊觉失态,

很快缓过神来,疑惑不已。这人竟是先前路上那个醉鬼,现在该是醒了酒,已经毫无醉态。

[你怎会在此?来我家有何目的?]他在离我约三步远的地方停下,对着我揖了一礼,

说道:[姑娘莫怕,是我唐突了,还请见谅。][或许你知晓我的名字,我姓顾,名彦谨,

未行冠礼,姑娘可唤我大名。][大少爷!你是大少爷!可算见到您!]我又惊又喜,

有很多问题要问,但还是先向他自我介绍一番,只说我原先是侍候夫人的丫鬟,

又把这段日子的经历简单说了。[老爷夫人那里我一直留意着消息,他们都还安好。

几个时辰前,阿书和阿珠还念叨您呢,他们很想您。

]他又对我行了一礼:[这些时日辛苦你了,你对顾家的恩情,顾家没齿难忘。

不必唤我少爷,叫我彦谨便是。][或者你不嫌弃,可唤我一声阿谨。]我搓搓手,

不知如何是好,只得应下。

[可要吃碗饺子?][能否为我做碗饺子?]我们的声音几乎同时出发,尾音在空中碰撞,

最后在寂静的夜里归于无声。[好,好,我这就去热灶。少…阿谨,

米饺可吃得惯?][可以的,随意便可。可需我帮忙?][不必不必,你只管坐着,

片刻便有得吃了。]幸好习惯晚上睡前把面团醒好,现在包米饺煮水下锅一气呵成。

平日出摊都是蒸的米饺偏多,从降雪后便是煮的多了。寒天喝上一口热腾腾的米饺汤,

再咬一口软糯香甜的饺子,别提多舒坦了。我动作不停,话也不停,七来八去说个没完。

他时不时应和我,我偶尔一转头总能和他对视。他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坐在椅子上,

面带微笑看着我的方向,但我却总觉得他眉宇之间有化不开的忧愁。家里落难,

他这一路一定也吃了不少苦头。方才我们都未提及先前醉酒一事,我心中隐忧,

不知他遭遇了什么样的难事才会不想活下去。很快热腾腾的米饺出锅,

我端着碗要放到案板上,他伸手来接。这么近的距离,

我看到他的手臂上都是凌乱纵横的伤口,大部分已经结痂,有些还是新伤。

他吃饺子的速度很快,但样子优雅,一丝声音也没发出。我就坐在一边絮叨着后面的打算,

好不容易遇上一个能够完全信任的人,我的话也变得滔滔不绝。

这一路的紧绷都可以在此刻松懈。我说我打算在京城找个店面,把米饺生意做大些,

再拓展些新的小吃,或许也可以和陈娘子商量让她的豆花入驻,分成另算…[阿梨,冒昧了,

我可以这么称呼你么?][当然。][你的想法很好。]得了肯定,我自然是高兴的。

他解下腰间的玉佩递给我,[这是我离家那年母亲交给我的,对我来说这些乃身外之物,

不过是留个依托念想。你们眼下正需要用钱,我被困在…帮不上什么忙,

这玉佩拿去当了或许能解你燃眉之急。]我虽不懂玉石,但这玉佩光滑莹润,

一看主人就是十分爱惜。我不敢收,他道一声冒犯了,隔着袖子将玉佩放到我手上,

我只能收下。他说自己在尚书府,不能随意出门走动,这便要走了。我回屋拿了个香囊,

将药膏放在里面交给他,只跟他说这香囊有安神功效,回去要打开放在枕边。外面风雪已停,

我目送他走远了。11翌日,我来到当铺。四个月后,春暖花开,

我们的米饺铺在城东地段最好的闹市开张了。我邀了陈娘子一块儿入股,

这样她也不用每日在外面走街串巷地跑了。开张第一天,就有人面色不虞地找上门来。

最新章节

相关推荐
  • 为他穿上婚纱
  • 我是杀手,你请我做保镖小说
  • 笔仙诡局
  • 直播圈钱,榜一大哥大姐们就宠我!
  • 爱做瑜伽的岳母
  • 只待千帆尽陆灵玲出拘留所后续
  • 我为你穿婚纱
  • 阎王夫君送我下地狱
  • 穿越却沦落为冷宫弃后
  • 上门后,我被男友妈妈赶出家门
  • 小姨说我爹死娘不要,我彻底和娘家划清界限
  • 皇帝被卖到南风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