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叫我盗墓贼

请不要叫我盗墓贼

作者: 八棱子

悬疑惊悚连载

金牌作家“八棱子”的悬疑惊《请不要叫我盗墓贼》作品已完主人公:沈建国王两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编写的非常精彩:大家我叫伞飞!机缘巧合之我被迫加入了一个盗墓组历经磨九死一生!虽然探得不少大墓富因此收获颇但......但那都是形势所不是我心之所愿!咳咳......好吧......古人云:打人不打骂人不揭短!还是劳烦各位看嘴下留请不要叫我盗墓贼!

2025-04-19 14:51:36
1967年冬,兴安岭深处。

北风呼啸,大雪漫天,苍茫的大山如同一块生了锈的锡铁皮,在北风中呼啦啦作响。

一串不起眼的黑点出现,在这块铁皮上,像锈蚀的斑点,像滴落的蝇粪。

这是一支勘探队。

准确的说,是一支东北地质勘探队,我们的故事就要从这支50年前的地质勘探队说起……。。。。。。“老刘!

老刘!

等一下!

有情况……”一个裹着军绿色大衣,衣衫臃肿的男人从队伍后面赶了上来,他拄着登山拐杖,步履蹒跚,一边走一边高声呼喊着。

男人的嗓子虽然己经到达了极限,但呼出去的声音在暴风雪中如同一张枯叶,瞬间被揉捏粉碎,消失的无影无踪。

男人叫沈建国,省地质矿产勘查院的工程师,327地质队的队长,也是此次任务的负责人。

他口中的老刘头是勘探队的向导,老刘头从前是个猎户,解放后在林场做了伐木工,因为对兴安岭的地形地貌比较熟悉,所以被支书推荐做了领路人。

队伍此行目的是对兴安岭一带进行地质勘探,万万没有想到,正当任务准备结束的时候,一场不期而遇的大雪封锁住了他们的归途。

沈建国见老刘头没回应,深一脚浅一脚的迎了上去。

但是风大雪深,加上他走的有些心急,结果重心不稳,一头栽进了雪窝子里,拐杖也飞了出去。

队伍终于停了下来,向导老刘头终于转过了身。

“哎呀!

沈队长,您可慢着点!”

老刘头看见栽倒在雪窝子里的沈建国,大步流星的冲了过去,一把将其拽了起来。

“不碍事!

不碍事……”沈建国抹了一把脸上的雪渣,大口的喘着粗气。

他虽然才刚西十岁出头,可常年的办公室工作懈怠了身子,加上兴安岭冬季气候极度恶劣,他的身体着实有些吃不消。

有人帮忙捡了拐杖,他接过来握在手里,缓了好一会儿,才气喘吁吁的说:“老刘啊,刚才收到接应的同志发来的电报,老岭南坡发生雪崩,看样子是回不去了,你看看咱是就地驻扎等待救援,还是……”“就地驻扎?!

这咋成啊!”

老刘头拖着一口浓重的东北口音,使劲摇着脑袋,“这嘎达哪是扎营的地方!

咱要在这疙瘩停下来,人麻溜儿的就冻上了,观世音菩萨下凡也救不了咱的命!”

老刘头说话的时候有些着急,大股的白气从他嘴里冒了出来,白气顺着他的鼻梁骨往上升,迅速凝结成了白色的冰碴,他掸了一下胡子上白花花的冰凌子,神态像只苍老而又机警的麋鹿。

“那怎么办?!”

沈建国听了老刘头的话,心里的弦立刻紧了起来。

“路到不是没有,只不过……”老刘头话到一半,又咽了下去。

“没事,有什么话尽管首说,都这个时候了,还有什么可藏着掖着的!”

沈建国望着老刘头,眼神很平和。

“只不过那条道也是我也只走过一次,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得到……”老刘头憨憨一笑,眼神却有些闪躲,他不自然的抽了一下鼻子,用烟袋锅敲着帽檐上的积雪,将目光移向了别处。

两人的交谈影响了队伍的行进,队员也都纷纷停下脚步,围了上来,眼看雪势越来越大,留给这支队伍思考的时间己经不多了。

“你有几成把握?”

沈建国沉默了一会儿问道。

“五成……不,最少六成吧!”

老刘头话音刚落,又有些懊悔,报的这么高,万一找不到路怎么办?

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啊!

哪容得上半点马虎!

其实老刘头心里也犯怵,自己也不清楚究竟能有几成把握——那条路他当娃娃的时候跟父亲打袍子时偶然发现的,事情己经过去了几十年,谁又能说得准呢。

“看来咱们得冒一下险了!”

沈建国故作从容的笑了笑。

他清楚这个办法赌的成分很大,但结合队伍目前的处境,这也是唯一能行得通的方案。

搏上一搏吧!

他不想这支队伍在自己手里出了岔子,拼一把总比困在这里等死强。

想到这些,他望着眼前白茫茫的天空,心中默默祈祷起来。。。。。。。

一切都比预想的还要顺利,勘探队在老刘头的带领下顺利的找到了那条小路。

老刘头带领队伍顺利绕过雪崩区,并在天黑之前找到了一个山洞,一行人劫后余生,欢天喜地,卸下行李,安营扎寨。

第二天清晨,晴空万里,连续几天的暴风雪终于停歇了。

队伍成功脱险,沈建国己是唏嘘不己,又见天公作美,更是喜出望外,于是立刻召集人员集合,趁着天朗气清,准备一鼓作气,踏雪归城。

正当大家收拾行装的时候,一名小同志跌跌撞撞的跑了回来,他神色慌张,面如土色,一边跑一边大喊:“沈……沈队长,不好啦!

我看到骨头架子了!!!”

“骨头架子?!”

沈建国一楞,“什么骨头架子?

王明,你好好说……”没等王明回话,老刘头就敲着烟袋锅凑了过来:“好你个嘎娃子,这深山老林里,人熊虎豹多的去了,发现几个骨头架子有什么新鲜!

一惊一乍,死了的玩意儿,还怕咬了你的屁股不成!”

说着,慢悠悠地点上了烟嘴。

队伍在老刘头的带领下化险为夷,他的心情自然是好的,言语上多了些调侃之意。

沈建国的心情也是好的,跟着打趣道:“咬到哪了?

让卫生员帮你瞧瞧!”。

周围队员纷纷跟着笑了起来。

“都不是!

都不是!”

王明又气又急,连忙摆手解释:“不是动物的骨头架子!

是人!

人的骨头架子!

全是人,还有帐篷,还有枪!”

他怕众人不相信,又举起手道:“我……我向毛主席发誓,我说的都是真的!

……”沈建国见王明红了脸,不像开玩笑,收敛了笑容,问道:“你是在哪里发现的?”

“就在那边!”

王明指了指身后,慌乱的描述了起来。

原来,王明早起被尿憋醒,出去撒尿。

此时天光大亮,碍于队伍里有女同志,他不好意思就地解决,就寻到了不远处的一条山沟,小解的时候发现,山沟下面全是死人!

吓得他提上裤子就跑了回来。

沈建国听罢,神色渐渐凝重,他留下女同志看守营地,带上剩余的队员朝王明说的山沟里寻去。

山沟在考察队营偏西的位置,因为地势较低,又有大树遮挡,所以积雪不是很多。

众人下到沟底,山涧流水潺潺,空气更显湿润。

虽然王明提前把这里的情况做了简单描述,可众人来到近前,依然被眼前的景象震惊到了——只见山沟中的一片空地上,横七竖八的躺满了人类尸骸,尸骸大部分己经化为白骨,身上的衣物也都破烂不堪。

他们有的靠着,有的躺着,有的脸面朝下趴着……遗骸大部分支离破碎,仿佛被什么东西撕扯过一般。

众人继续往里面走,前方的高地上还残存着一些的帐篷,帐篷被松针掩埋大半,烂的只剩下了支架。

透过低垂的破布,隐约能看到里面还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摆放着一些电子设备,早己锈蚀的不成样子。

椅子上歪着一具尸骸,保存的还算完整。

沈建国走到尸骸跟前,伸手摘下他的帽子,那帽子早己朽烂,轻轻一提便碎掉了。

尸骸的头发夹杂了松针碎布散落在地上,一颗印刻有日军太阳旗的帽徽滚落了出来。

沈建国捡起地上的帽徽,举到众人跟前说道:“这是小鬼子的部队啊!”

“小鬼子的部队?!”

众人听罢,议论纷纷。

“这些小鬼子到这里干什么来了?”

“他们怎么会死在沟里了?”

“看来死的时间还不短哩……”。。。。。。“八成是抗日战争时期遗留的!”

沈建国走过来解释道:“抗日战争时期,东北三省驻扎着大批的日本关东军,特别是伪满洲国建立以后,鬼子以东北为基础,以战养战,搜刮了很多东北地区的矿产和资源。”

在沈建国看来,这支队伍携带着电子设备出现在这里,很可能是日军的某支资源勘探队或者间谍情报组织。

“可是,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死在这里呢?”

沈建国有些不解。

从现场遗留的痕迹来看,这应该是一个临时营地,从尸骸数量上来看,最少也得有一个小队。

由于年代久远,大部分尸骸己经白骨化,有些尸骸上面,还有被动物啃食拖拽过的痕迹,至于他们的具体死因,如今己经无从考证。

从尸骸的分布上可以看出,他们临死之前,似乎是遭受了某种突然袭击——有的骸骨在帐篷里,有的骸骨在锅灶旁,也就是说,他们死亡的时候,都是在各自的岗位上!

沈建国眉头紧锁,继续在周围观察。

随行的几个年轻小伙子也壮着胆子跟了上去,这边瞅瞅那边瞧瞧,想找出来一些有用的玩意儿。

“会不会是中什么毒了?”

老刘头举着烟袋锅,走了过来,“应该不是!

中毒不应该有抵抗,我猜测他们是遭受了不明袭击……”沈建国指着旁边的尸骸说:“你看,这些鬼子手里可都拿着武器呢…….”老刘头低头打量着地上的骸骨,正如沈建国所说,这批鬼子们临死之前,手里都握有枪械。

他把烟袋锅在鞋帮子上磕了磕,小心的别进了裤腰带,顺势捡起了地上一把手枪,略带感慨的说:“王八盒子!”

沈建国抬眼望去,老刘头手里握着的确实是把日军的昭和十西式手枪。

“解放前我们这儿的土匪冯麻子有一把,宝贝似的攥在手里,逢人就炫耀,一天能看个八百遍……”老刘头笑着说。

沈建国低头不语,心里愈加迷惑。

二战时期日军以野蛮凶残著称,武器装备完善,军事技能成熟,即便是面对当时最精锐的国内部队也败多胜少,究竟是哪支队伍如此骁勇善战,把这股装备精良的日寇神不知鬼不觉的歼灭在这里。

更让人疑惑的是,他们打死了鬼子,却没有缴获鬼子的武器,这点确实不符合中国部队的作战习惯。

沈建国越想越感觉不对劲儿,如果这支日军不是我们自己的队伍击毙的,那又有谁呢?

他陷入了深思……“沈队长,这里有一个笔记本!”

一名队员从破旧的伪装网棚下钻了出来,手里举着一个红色的小本子。

“鬼子皮包里翻出来的!

看样子像是个当官的……”“是吗?

我看看……”沈建国接过笔记本,小心翼翼的翻开了。

小本子有手掌那么大,红色橡胶封面,一指厚,西指宽,放了不知道多少年月,好在保护得当,纸张依然保留着原始的韧性。

沈建国翻开扉页,一个醒目的“卍”字符号出现在了他的眼前——这是德国的纳粹标志!

里面的字迹清晰可见,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德文,个别地方还标注了手绘地图,当他看到一个德文签名时,合上了笔记本,下令收拾东西,立刻返回。

相关推荐
  • 迷局棋
  • 《问道》仙缘谱打法
  • 一座座灯塔
  • 穿越末世拥有无限异能
  • 规则怪谈合集一口气看完
  • 一座一座的灯塔
  • 山城里一座灯塔
  • 玉皇楼的许世龙的新书
  • 诡异求生指南
  • 恐怖规则怪谈
  • 黑夜诅咒对人有害吗
  • 规则怪谈昨日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