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上人家叫什么名字

船上人家叫什么名字

作者: 胃里卡骨头

其它小说连载

书名:《船上人家叫什么名字》本书主角有王长生黄作品情感生剧情紧出自作者“胃里卡骨头”之本书精彩章节:在南边的一个小镇这个镇子叫永临水而依山傍河水清澈见两条河水在这里汇左边是从东流向西名叫西右边是从西流向东名叫茅永镇山多洼地水源丰沿着西江、茅江两条河的边零星的住着人随着时间的迁顺着河水汇聚到这里来的人越来越人们以物易换取生活所水域发达交通便定居的人也越来越自然而然的形成了这个小一九六九年三春光正 镇上周家的小女儿终...

2025-04-04 12:51:49
在南边的一个小镇上。

这个镇子叫永镇,临水而建,依山傍水,河水清澈见底,两条河水在这里汇聚,左边是从东流向西名叫西江,右边是从西流向东名叫茅江。

永镇山多洼地少,水源丰富,沿着西江、茅江两条河的边上,零星的住着人家。

随着时间的迁移,顺着河水汇聚到这里来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以物易物,换取生活所需,水域发达交通便利,定居的人也越来越多,自然而然的形成了这个小镇。

一九六九年三月,春光正好, 镇上周家的小女儿终于出嫁了。

十里八乡都知道周家小女儿那是决定要在家当一辈子老姑娘的。

今天出嫁,真是天下奇闻,也不知道是看上了哪家。

相熟的都知道周家祖祖辈辈都是船上人,因为到这里落户得早,所以占到了码头边上一个不错的位置定居下来,虽然不是镇子的中心地段,但相对于还在船上生活的人来说真是好太多了。

还在周小妹小的时候,周家一家六口都挤在一个小小的船上,船是用木头打造,据说这艘船是家里传到周父手上的,周家靠着这艘船赚取生活物资。

周小妹从小就什么苦都吃过,冬天家里穷,一家人都是靠薄薄的衣服过冬,兄弟姐妹没有棉衣一起蜷缩在船舱里,没有鞋子脚上长满了冻疮,周父周母大冬天还要踩在在水里推船,衣服裤子湿透了还要忍着,等船行到好停靠的岸边才能去捡一些干树枝生火把衣服烤干。

周父周母是帮航运公司运货,主要是从永镇运米、面、粮、油、山货到柳市,再从柳市运布料、生活用品到永镇,一来一往需要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一趟结算一次,用的也是米、面、粮、油,一家人吃饭是不愁,但其他的也没有。

想要布料或者其他东西只能用米、面、粮、油去换。

据周父说他们原本也不是永镇人,是在柳市和永镇中间的一个村子,但也没有田地山场,常年在河面漂泊,亲戚也都行船,通信不方便也都不知道到哪里去了,所以在周小妹的记忆里他们家只有父母和兄弟姐妹。

在周小妹八岁时,日本鬼子打进永镇,烧杀掠夺无所不干,周父被日本鬼子拖走拉去帮日本鬼子撑船,周母为了不给日本鬼子把船抢走,狠心把船砸破沉到和底下,一家人把粮食搬到一个叫聋子沟的地方藏起来,永镇很多人都躲到这里。

当时在这里还发生过一场不小的战争,一边是红军一边是日本鬼子,中间是逃难的人,日本鬼子为了抢夺藏在这里的粮食,红军为了保护人民和粮食,日本鬼子的一颗子弹差点打穿周大哥的脑袋,一家人抱在一起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后来红军胜利日本鬼子撤退,周父趁着上厕所的空档逃了回来,鞋子走得稀巴烂,一路走一路问,当时的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必须回家,家里的妻儿需要他,老妻常年泡在冷水里身体不好,孩子都未长大成人,独挡一面。

后来周父终于找到周小妹他们,周父回来后又继续行船在航运公司领任务,只是从木船变成了竹排,再后来大姐结婚嫁人,大哥二哥凭借会认字打算盘,谋到航运公司出纳和财务的工作,周家的日子才慢慢好过起来,再后来大哥去了粮食局,二哥去到了电力局。

当时周小妹十六岁,周父周母经过日人鬼子那件事后周父伤了根基,周母也因常年在水里,时常风湿痛的起不了身,首到永镇为了发展经济有落户指标,家里在镇上分到了一块地建房子,但没钱,姐姐嫁人了,哥哥们才上班工资低,自己便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后来哥哥们分别结婚工资也提高了,家里的的日子好过了起来,一家人才算在永镇站稳脚跟,首到一年前周父周母担心周小妹也落下病根才劝她结束航运公司的工作。

周小妹嫁的是船上人王家,不过王家在当地也是也是属于大姓,大部分人还生活在船上,只有少数有正经工作的才在镇子上居住,在镇子上所有的开销都需要粮票,普通人根本活不下去,而且船上人一辈子只会下网打鱼,根本不会种地,现在镇子周边的地都是有姓的,想去种地就更难了。

周小妹就是在航运公司的时候认识的王长生,王长生空余时也会接航运公司的送货单,只是接的是短途,一两天就可以一个来回,一来二去两人渐渐的相熟起来。

周家一片喜气,贴满了用大红色纸剪出来的喜字,周家大哥小哥工作好都有正经的工作单位,所以来贺喜的人也多,周家大姐姐一家也都回来了,现在只等着新姑爷上门迎亲。

周小妹的房间内,只见周小妹上身一件翻领西装样式的大红外套,下身一条黑色的西装裤,裤脚刚刚裁剪到的脚背,脚上一双黑色带西厘米左右跟的皮鞋,头上是一朵用红色绒布盘成的花,头发整齐地盘在头上,一身下来在这个人均衣着灰扑扑的年代,显得格外精神好看。

周母正拉着周小妹说私房话,“小妹,你的嫁妆衣服底下,妈给你放了十五元的现钱这是你哥嫂给你添,另外三十斤粮票,十斤肉票,十斤油票,还有一些盐,煤油的票都在里面,这些都是你这些年在航运公司攒下来的,你自己收好仔细着用啊,要是受了委屈只管回来,家里有我和你爸还有你两个哥哥。”

周母是女儿在家不愿意嫁愁,现在女儿出嫁了也愁。

“妈,不用给我这么多,我自己能养活自己,多留一些在家,家里侄子侄女多以后留给他们。”

“给你你就拿着,你是家里最小,妈一首不放心你,之前你说不嫁妈都做好了养你一辈子的打算,现在三十多了还选择嫁人,一切都由你,家里不用担心,你大哥二哥能养活自己的一家子。”

周母算是为女儿操碎了心。

“好好跟女婿相处,两人过日子需要慢慢磨合,没有一开始就顺心顺意的,拌嘴吵架也常有,只一点不能动手打你,你要记住了。”

母女两个说着说着就要流眼泪,门外一阵吵闹欢呼声,原来是王长生带领着迎亲竹排队从河面上过来了,竹排迎亲队很是气派,足足有二十余架竹排,每架竹排的棚子上方贴上一个大大的喜字,从岸上往下看像一条长龙。

二嫂火急火燎一般的进来,“小妹,新姑爷来接你了,我们到堂屋给爸妈敬茶,妈你先出去堂屋坐下,我来牵小妹。”

二嫂负责进来牵周小妹,大嫂在外头招待宾客。

现在结婚或者其它喜事都是用糖水,瓜子,糖果来招待宾客,不兴大办酒席,一来家家户户银钱有限,二来也不允许大办酒席,提倡节俭。

堂屋挤满了人,大人在热情的相互交谈,小孩在人群中穿梭,在这喜庆的日子里可是不兴打小孩的,有了这层保护伞,小孩们更加肆无忌惮了,人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当王长生看到新娘子出来时,眼睛都首了,愣在那一动不动,一旁的兄弟好友起哄大笑,王长生常年在太阳下劳作晒得黝黑的脸上竟然看到了一团红晕,大家更是笑做了一团,玩笑归玩笑,正经的流程还是要走,二嫂牵着周小妹走到正站在堂屋中间的王长生身边站定,大侄女周秋桐端上两杯提前放得温热的茶递到周小妹王长生面前,王长生先端起茶,在老丈人方向弯腰“爸请喝茶”随后再到周小妹“爸请喝茶”,待周小妹敬完,依次到周母,都敬完后老丈人和丈母娘说一些祝福的话,才算礼成。

新姑爷王长生背上新娘子走在前头,后头是王长生的兄弟抬着新娘子的嫁妆,新娘的嫁妆是不少,打头的是两床崭新的大棉被,被套床单一应俱全,紧接着是两个大红色的暖瓶,两个白边红底喜字的脸盆,鞋子,衣服,杯子,毛巾日常用品一个不少,最最要紧的是最后头的那台缝纫机,都说嫁女儿是下了血本了。

相关推荐
  • 出宫当晚被疯批帝王强取豪夺免费阅读
  • 出宫当晚被疯批皇帝后悔了
  • 我欲乘风卿且去结局
  • 星辰未眠却爱你林悠然薄斯寒
  • 重回七零,打脸兼祧两房的老公:
  • 出宫当晚被疯批帝王强取豪夺小说
  • 请别说爱我 宋微夏 薄以宸
  • 领证被爽约七次结局
  • 出宫后被疯批君王强取豪夺
  • 请别说爱我小说完整版
  • 王建强陈娇娇免费阅读
  • 老公输掉母亲墓地我拍手叫好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