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连载
由江灏姜楠楠担任主角的言情小书名:《再见请慢走日语本文篇幅节奏不喜欢的书友放心精彩内容:窗外的蝉鸣声此起彼八月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教室的地面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姜楠楠坐在靠窗的位额头渗出细密的汗却不是因为炎她的目光越过堆积如山的课落在前方那个趴在桌上小憩的背影江灏的后颈在阳光下泛着健康的光黑色T恤下的肩膀线条随着呼吸微微起姜楠楠不自觉地屏住呼仿佛这样就能让时间静楠你终于来你的身体怎样了?同桌陆柔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姜楠楠收回视...
窗外的蝉鸣声此起彼伏,八月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教室的地面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姜楠楠坐在靠窗的位置,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却不是因为炎热。
她的目光越过堆积如山的课本,落在前方那个趴在桌上小憩的背影上。
江灏的后颈在阳光下泛着健康的光泽,黑色T恤下的肩膀线条随着呼吸微微起伏。
姜楠楠不自觉地屏住呼吸,仿佛这样就能让时间静止。"楠楠,你终于来了,
你的身体怎样了?"同桌陆柔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实。姜楠楠收回视线,
转向身旁扎着马尾辫的女孩:"就一个小手术,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
"她下意识摸了摸右下腹,那里还留着一道浅浅的疤痕。
两个月前的阑尾炎手术让她错过了期末考,也错过了与江灏相处的宝贵时光。住院期间,
只有陆柔每天放学后给她送笔记和作业。直到手术后的第三天,病房门被轻轻推开,
江灏和孙喆探头进来,手里拎着一袋水果。"班代表来看望病号啦!
"孙喆的大嗓门引得护士直皱眉。江灏却只是站在床边,
递给她一本笔记本:"这是这几天的课堂笔记,重点我都用红笔标出来了。"他的声音不大,
却让姜楠楠的心跳漏了半拍。那本笔记她翻看了无数遍,不仅因为上面的内容,
更因为那些红色字迹间偶尔出现的涂鸦——一只打瞌睡的猫,或者一个歪歪扭扭的太阳。
这些小细节像是江灏不经意间留下的密码,她试图从中解读出更多关于他的信息。
"叮叮叮——"上课铃声打断了她的回忆。江灏伸了个懒腰坐直身体,
后脑勺几根不听话的头发翘了起来。姜楠楠的手指无意识地在课本边缘摩挲,
克制着想要替他抚平的冲动。班主任李老师走进教室,敲了敲讲台:"同学们,
今天是高三第一天。从现在开始,
."姜楠楠的视线从江灏的后背移到黑板旁的高考倒计时牌——"距离高考还有298天"。
数字鲜红刺目,像是一道警醒,又像是一句承诺。下课铃响后,
陆柔瘫在课桌上哀嚎:"哎呀,怎么办呀,高三了都,就我们这成绩能上哪去啊!
"姜楠楠正整理笔记,闻言抬头:"那就一起努力一下呗!"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飘向前排,
"江灏,孙喆,你们想去哪个大学呢?"孙喆转过来,
胳膊搭在江灏肩上:"你灏哥我当然是去京大的。"他模仿着江灏的语气,
惹得江灏给了他一肘子。"京大?"姜楠楠的心跳突然加速。江灏揉了揉被孙喆弄乱的头发,
难得认真地回答:"嗯,京大建筑系。我爸是那毕业的,从小听他说起那些建筑模型,
挺有意思的。"阳光正好照在他的侧脸上,勾勒出清晰的下颌线。姜楠楠看得有些出神,
直到陆柔戳了戳她的腰:"喂,问你呢,有什么目标学校?
""我..."姜楠楠的视线仍停留在江灏身上,"我还没有想好。
"但心里已经有个声音在说:京大,我要去京大。那天晚上,
姜楠楠在日记本上画了一条时间轴,从今天到高考那天,一共298个小格子。
她在第一个格子里郑重写下:年级排名287,距离京大录取线还差247分。
这个差距像是一道天堑,但她决定跨过去。第二天清晨五点,姜楠楠的闹钟准时响起。
她轻手轻脚地洗漱完毕,在父母还在熟睡时出了门。初秋的清晨已有凉意,她裹紧校服外套,
踩着路灯的影子走向学校。教学楼一片漆黑,只有保安室的灯亮着。姜楠楠出示了早到申请,
保安大叔已经认识这个总是第一个到校的女生:"又这么早啊,小姑娘别太拼了。
""谢谢叔叔,我没事。"她笑着回应,心里却想着江灏说"京大建筑系"时眼里的光。
教室钥匙转动的声音在空荡的走廊格外清晰。姜楠楠打开灯,径直走向自己的座位。
从书包里取出昨晚整理的错题本,她深吸一口气,开始攻克那些反复出错的数学题。六点半,
陆续有同学到来。江灏和孙喆踩着点进教室,带着一身晨跑后的热气。"哟,学霸又这么早?
"孙喆凑过来看她的习题集,"这都做到导数了?我们才讲到三角函数啊!"姜楠楠抬头,
正好对上江灏的目光。他额前的碎发还带着湿意,眼神里有一丝她读不懂的情绪。
"提前预习而已。"她轻声说,迅速低下头,怕他看见自己发烫的耳尖。上课时,
姜楠楠强迫自己集中精力听讲,而不是盯着前桌江灏的后脑勺。但偶尔,
当老师讲到某个难点,江灏会微微侧头,露出思考时皱眉的表情。
这些小动作像是一颗颗糖果,被她偷偷收藏。午休时间,陆柔拉着她去食堂,
她却掏出两个饭盒:"我带了三明治,想多刷几道题。"陆柔瞪大眼睛:"你疯啦?
高三才刚开始,你这是要修仙啊?"姜楠楠笑着推她:"你先去吧,帮我带瓶酸奶就行。
"教室里很快只剩下她一个人。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午后的阳光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
不知过了多久,一个阴影笼罩了她的课本。"这么用功?"姜楠楠猛地抬头,
江灏不知什么时候站在她桌前,手里拿着两瓶冰镇可乐。他拉开她前面的椅子坐下,
递给她一瓶:"补充点糖分,脑子转得快。"铝罐上的水珠滑落,沾湿了她的指尖。
姜楠楠小声道谢,心跳声大得仿佛整个教室都能听见。"为什么突然这么拼?
"江灏单手打开可乐,喉结随着吞咽上下滚动。
姜楠楠捏紧了笔:"我...我想考个好大学。""京大?"江灏挑眉。她惊讶地抬头,
他怎么知道?"昨天我说京大时,你眼睛都亮了。"江灏笑了笑,"有志气。
不过..."他指了指她正在做的习题,"这个方法不对。"接下来的二十分钟,
江灏给她讲解了导数题的几种解题思路。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有力,
修长的手指在纸上勾画时骨节分明。姜楠楠闻到他身上淡淡的薄荷味,混合着阳光的气息。
这是她第一次离他这么近,近到能数清他睫毛的根数。那一刻,
京大不再只是一个学校的名字,而是有江灏存在的未来。从那天起,
姜楠楠的学习计划更加疯狂。她的书桌上贴着时间表:5:00起床,5:30到校自习,
午休刷题,放学后留在教室直到保安催着锁门。周末则泡在市图书馆,从开馆待到闭馆。
第一次月考,她从年级287名进步到203名。班主任在班会上表扬她时,
全班同学都转头看向她。姜楠楠却只在意江灏的反应——他回头对她竖起大拇指,
嘴角挂着赞许的笑。那天晚上,她在日记本上划掉了83个格子,
写下:距离京大还有164分。期中考试前夜,姜楠楠复习到凌晨两点。合上书本时,
眼前一阵发黑。她摇摇晃晃站起来,突然一阵天旋地转,整个人栽倒在地。醒来时,
母亲正坐在床边抹眼泪:"你这孩子,非要这么拼命吗?医生说你是低血糖加过度疲劳!
"姜楠楠虚弱地笑了笑:"妈,我没事。明天还有考试...""考什么考!在家休息两天!
"父亲难得严厉。但第二天一早,姜楠楠还是悄悄起床,趁父母还没醒溜出了家门。
晨风刺骨,她裹紧外套,脚步虚浮却坚定地走向学校。教室里,
陆柔一见到她就惊呼:"你脸色怎么这么差?"就连一向大大咧咧的孙喆也皱起眉:"学霸,
你这样会出人命的。"江灏什么也没说,
只是起身去小卖部买了热牛奶和面包放在她桌上:"先吃点东西。"考试铃响前,
他回头看了她一眼:"尽力就好,别勉强。"也许是那杯热牛奶的作用,
也许是江灏的话给了她力量,姜楠楠竟然超常发挥。一周后成绩公布,
她直接冲进了年级前一百。"龟龟,你这是坐火箭啊!"陆柔摇着她的肩膀,
"直接从二百名跳到九十八名!"姜楠楠笑着看向前排,江灏正被几个男生围着讨论篮球赛。
似乎感应到她的目光,他转头对她眨了眨眼,无声地做了个"恭喜"的口型。那一刻,
所有的疲惫都值得了。冬天来临的时候,姜楠楠已经稳居年级前五十。
她的课桌上堆满了各种习题集,抽屉里是成摞的笔记。曾经圆润的脸颊变得瘦削,
眼下挂着淡淡的黑眼圈,但眼睛却比任何时候都明亮。寒假短暂得像是昙花一现。春节过后,
高考倒计时牌上的数字变成了"102"。姜楠楠的日记本已经划掉了196个格子,
最新一页写着:距离京大还有51分。百日誓师大会上,
校长激情澎湃的演讲让整个高三年级热血沸腾。散会后,同学们三三两两讨论着理想大学。
江灏被几个男生围着,谈论着京大的篮球场有多棒。姜楠楠站在不远处,听着他爽朗的笑声,
心里默默计算着最后的冲刺计划。她已经很少有机会和江灏说话,大部分时间都在埋头学习。
但每当疲惫时,只要抬头看见他的背影,就能重新获得力量。高考前的最后一次模拟考,
姜楠楠考出了年级35名的好成绩。班主任李老师激动地拍着她的肩膀:"保持这个状态,
京大真的有希望!"放学路上,陆柔挽着她的胳膊:"楠楠,你真的太厉害了!
从三百名到三十五名,简直是个奇迹!"姜楠楠望着天边的晚霞:"还不够,
我要确保万无一失。""为了京大?"陆柔突然压低声音,"还是为了某个人?
"姜楠楠的脚步一顿,耳根瞬间烧了起来。"我早就看出来啦,"陆柔笑嘻嘻地说,
"你看江灏的眼神,跟看别人完全不一样。""有这么明显吗?"姜楠楠紧张地问。"放心,
只有我这种火眼金睛才能发现。"陆柔捏了捏她的手,"我支持你,加油!"高考那三天,
天气异常晴朗。姜楠楠发挥稳定,最后一科结束铃响起时,她长舒一口气,
望向窗外明媚的阳光,仿佛看到了京大校园里郁郁葱葱的梧桐树。
等待成绩的日子比想象中煎熬。姜楠楠翻来覆去睡不着,一遍遍估算着自己的分数。
直到那个炎热的下午,快递员按响门铃:"姜楠楠的录取通知书,京大的!
"她颤抖着接过那个沉甸甸的快递袋,拆开看到"京华大学"四个烫金大字时,
眼泪夺眶而出。母亲抱着她喜极而泣,父亲则红着眼眶给亲戚们打电话报喜。
姜楠楠第一时间给陆柔发了消息,然后盯着通讯录里江灏的名字,手指悬在拨号键上方许久,
最终还是只发了一条简短的信息:"我也考上京大了。"江灏很快回复:"恭喜,开学见。
"简简单单五个字,却让她抱着手机在床上打了好几个滚。夏去秋来,
姜楠楠拖着行李箱站在京大宏伟的校门前,心跳如鼓。校园里人潮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