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午夜来电电话铃声在深夜突兀地响起时,
程蔚正盯着电脑屏幕上那篇被第八次退回的稿件发呆。他瞥了一眼来电显示——未知号码。
通常情况下,他会直接挂断,但今晚某种直觉让他按下了接听键。"程记者?
"电话那头是一个经过电子处理的声音,分不清男女,"我有个委托给你。
"程蔚揉了揉太阳穴,桌上半杯冷掉的咖啡映出他憔悴的脸。"我已经不做调查记者了,
"他声音沙哑,"现在只写些不痛不痒的专栏。""三年前的林巧巧坠楼案,
"那个声音继续说道,仿佛没听见他的拒绝,"警方判定是自杀,但事实并非如此。
五万定金,事成后再付十万。"程蔚的手指突然僵住了。
林巧巧案——那个理工大学女大学生从实验楼坠亡的事件,他记得很清楚。
当时他还在《晨报》做深度调查,曾想跟进这个案子,
却被主编以"普通自杀案没新闻价值"为由否决了。"你是谁?为什么选我?
"程蔚警觉起来。"因为你曾经是这座城市最好的调查记者,而且..."声音停顿了一下,
"你现在很需要钱,不是吗?
"程蔚的目光不自觉地飘向墙角的医药箱和里面堆满的抗抑郁药瓶。自从妻子离开后,
他的财务状况和精神状态都一落千丈。"明天上午十点,理工大学旧校区东门,
"声音说完最后一句话,"带上你的相机和直觉。"电话挂断了。程蔚盯着手机屏幕,
心跳加速。这很可能是个陷阱,但他已经很久没有感受到这种血液沸腾的感觉了。
他打开搜索引擎,输入"林巧巧 坠楼"。三年前的新闻照片上,
实验楼前的地面用白线勾勒出一个扭曲的人形。警方通报称,
21岁的生物工程系大三学生林巧巧于凌晨三点从七楼窗户坠落,现场无打斗痕迹,
留有遗书,排除他杀可能。
但程蔚注意到一个细节——所有报道都刻意回避了遗书的具体内容。第二天清晨,
程蔚比约定时间提前一小时到达了理工大学旧校区。由于新校区的建成,
这里大部分建筑已经废弃,只有几栋楼还在使用。秋日的阳光穿过枯黄的梧桐叶,
在石板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站在东门锈迹斑斑的铁栅栏前,环顾四周。校园里空无一人,
只有风吹过落叶的沙沙声。十点整,手机震动起来。"实验楼704,巧巧坠楼的地方,
"还是那个电子音,"钥匙在门卫室窗台的花盆下。"程蔚皱了皱眉:"你不打算现身?
""时机未到。"电话再次挂断。门卫室空无一人,
布满灰尘的窗台上果然放着一个破旧的陶土花盆。程蔚在下面摸到了一把铜钥匙,
上面贴着褪色的标签:实-704。实验楼的大厅昏暗潮湿,墙皮剥落,
空气中弥漫着霉味和某种化学试剂的气息。电梯早已停用,程蔚只能走楼梯。
他的脚步声在空荡的楼梯间回荡,每上一层,心跳就加快一分。
七楼的走廊尽头就是704室。程蔚插入钥匙,门锁发出生涩的咔哒声。推开门的一瞬间,
一股冷风迎面扑来——房间尽头的窗户大开着,窗帘在风中猎猎作响。
这是一间标准的实验室,实验台上散落着烧杯、显微镜和一些程蔚叫不出名字的仪器。
角落里有几张课桌,黑板上还残留着模糊的化学公式。
最引人注目的是窗边那块空地——三年前,林巧巧就是从这扇窗户坠落的。
程蔚小心翼翼地走近窗边。窗台很宽,离地面约一米二,一个成年人可以轻松爬上去。
他探出头向下看,七层楼的高度令人眩晕,正下方就是新闻照片中白线勾勒的位置。
"如果是自杀,为什么选在凌晨三点?"程蔚自言自语,"而且为什么是实验室?
"他戴上手套,开始检查整个房间。实验台上积了厚厚一层灰,但显微镜的目镜却很干净,
似乎最近有人使用过。程蔚打开显微镜下的抽屉,发现了一本实验记录簿。翻开泛黄的纸页,
大部分是常规的实验数据和图表。但在最后几页,程蔚发现了异常——一连串日期和数字,
像是某种密码。最后一页的日期正是林巧巧死亡前一天,上面潦草地写着:"他们知道了,
蝴蝶要飞走了。"2 诡秘实验楼程蔚的指尖微微发抖。他继续搜索,
在窗框内侧发现了几道细小的划痕——像是金属工具留下的。更奇怪的是,
窗台外沿有一块指甲大小的黑色污渍,他用随身携带的证物袋取样后,
发现那不是灰尘或锈迹,而像是某种树脂或胶水。"这不像是自杀现场..."程蔚喃喃道。
正当他准备进一步检查时,走廊上突然传来脚步声。程蔚迅速关上抽屉,闪身躲到门后。
脚步声在门外停住了,接着是钥匙插入锁孔的声音。门被推开的一瞬间,程蔚屏住了呼吸。
一个穿着黑色风衣的高挑身影走了进来,那人环顾四周后,径直走向窗边。
程蔚这才看清那是个年轻女子,约莫二十五六岁,短发利落地贴在耳后。"出来吧,程记者,
"女子头也不回地说,"我知道你在那里。"程蔚犹豫了一下,
走了出来:"你就是给我打电话的人?"女子转过身,露出一张清秀但疲惫的脸:"不,
我只是来警告你的。"她走近程蔚,递给他一张照片,"看看这个。
"照片上是林巧巧——一个笑容明媚的圆脸女孩,站在实验室里举着试管。
但程蔚的注意力很快被背景吸引:黑板角落画着一个奇怪的符号,像是一只展开翅膀的蝴蝶,
下面写着"BS-122"。"BS是什么意思?"程蔚问道。
"蝴蝶社Butterfly Society,"女子回答,"一个秘密社团,
巧巧死前加入了他们。"程蔚盯着照片:"你是谁?怎么知道这些?""苏雨,巧巧的室友。
"女子苦笑一下,"这三年来我一直在调查她的死。警方说是自杀,但我知道不是。
巧巧那晚给我发了短信,说她发现了'蝴蝶'的秘密,必须马上离开。
"程蔚心跳加速:"什么秘密?"苏雨摇摇头:"她没来得及说。短信发完不到十分钟,
就..."她的声音哽咽了,"现场发现的遗书是伪造的,那不是巧巧的笔迹。
""为什么现在才来找我?""因为我终于找到了这个。"苏雨从口袋里掏出一个U盘,
"巧巧把它藏在了我们的宿舍暖气片后面。里面有些东西...你应该看看。
"程蔚接过U盘:"警方知道这些吗?""他们不在乎,"苏雨眼中闪过一丝愤怒,
"案件太简单明了——一个抑郁的女大学生跳楼自杀,没人愿意深究。
但我查到了蝴蝶社的一些事..."她突然压低声音,"他们还在活动,而且很危险。
程记者,小心那个给你打电话的人。""什么意思?
你不是—"一阵刺耳的手机铃声打断了程蔚。苏雨脸色骤变:"我得走了。记住,
不要相信任何人。"她快步走向门口,又回头补充道:"尤其是那些自称能帮你的人。
"程蔚想追上去,但苏雨已经消失在楼梯间。他低头看手中的U盘,
上面贴着一张很小的蝴蝶贴纸——和照片中黑板上的符号一模一样。回到公寓,
程蔚立刻将U盘插入电脑。里面只有一个文件夹,命名为"标本收集"。
打开后是十几张照片和几段视频。照片大多是在某个昏暗的房间里拍摄的实验器材和笔记,
内容晦涩难懂,但程蔚注意到每张照片角落都有那个蝴蝶标志。
一段视频显示林巧巧躲在某个储物柜里,
透过缝隙拍摄外面的场景:几个穿白大褂的人正在给一排试管贴标签,
试管里是某种淡蓝色液体。"今天是4月12日,"视频里林巧巧压低声音说,"我确认了,
BS-122不是社团编号,而是一种药物代号。
他们在大四学生身上做实验..."画面突然晃动,接着是急促的脚步声和一声惊呼,
视频到此中断。最后一份文件是一份名单,上面有十几个名字和学号,
每个名字后面都标注着日期和"阶段3"或"阶段4"的字样。程蔚搜索这些名字,
发现其中两人在三年前相继死亡——一起是"意外溺水",另一起是"药物过敏"。
"天啊..."程蔚倒吸一口冷气。如果林巧巧发现了某个秘密药物实验组织,
并因此被杀...他的思绪被突然响起的门铃打断。透过猫眼,
程蔚看到一个快递员站在门外。"程蔚先生?加急件。
"程蔚警觉地没有开门:"放门口就行。"等脚步声远去,他才开门取件。包裹很小,
没有寄件人信息。拆开后,
里面只有一张照片——程蔚今天在实验楼704室窗边检查时的背影。
照片背面用红笔写着:"停止调查,除非你想和她一样飞走。"程蔚的手开始发抖,
但这次不是因为恐惧,而是愤怒。他想起苏雨的话——"不要相信任何人"。
那个神秘的电话委托人,突然出现的苏雨,
现在的威胁...这一切都说明林巧巧案绝非简单的自杀。他拿起相机和笔记本,
决定从名单上的其他学生入手。无论背后是谁在操纵,他都要揭开这个"蝴蝶社"的真面目。
3 暗流涌动程蔚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公寓对面的楼里,
一个黑影正通过望远镜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黑影拿起手机,
拨通了一个号码:"标本开始活动了,准备第二阶段。
"电话那头传来电子合成的声音:"记住,
要让他自己发现真相...就像对待那只不听话的蝴蝶一样。
"程蔚将那张威胁照片塞进抽屉,手指微微发抖。窗外的雨点开始敲打玻璃,
天色阴沉得像是提前进入了夜晚。他盯着电脑屏幕上那份名单,决定先从还活着的学生入手。
名单上第三个名字是"马明远",生物工程系,学号2016xxxx27。